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700多家運動場館一鍵預約 “群體通”惠民新舉措輻射大灣區
記者日前從廣州市體育局獲悉,今年以來,“群體通”全民健身服務平臺不斷推出新舉措:以廣州為中心加強與周邊城市的體育交流合作;開展廣州市惠民開放體育場館公開招募工作,推動一批體育場館上線“群體通”全民健身服務平臺,向市民提供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場地服務。
“群體通”向大灣區延展
有了“群體通”,訂場好輕松。經過8年的創新發展,“群體通”已經覆蓋廣州、佛山、肇慶三地體育場館,正在輻射粵港澳大灣區更多城市,科技助力體育惠民,讓更多人受益。
2013年,為了實現廣州亞運會后公共體育場館賽后充分利用的目標,解決市民迫切的“訂場難、價格貴”的痛點,廣州市體育局以體育便民惠民為著力點,依托“互聯網+”技術,上線開通了“群體通”全民健身服務平臺,為廣大市民群眾、體育場館和體育社會組織提供一站式“互聯網+體育”便民惠民服務。
在“廣佛肇一體化”體育運動圈的成功實踐基礎上,“群體通”互聯互通共享平臺更進一步,將覆蓋清遠體育場館,這對于廣大市民來說是2021年參加全民健身的第一個好消息。
今年年初,廣州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歐陽資文一行赴清遠調研體育對口幫扶工作并簽署支持清遠舉辦第十六屆省運會合作框架協議和“群體通”合作備忘錄。
平臺“立足廣州,服務灣區”,以廣州為中心加強與周邊城市之間的體育交流合作,先后推動佛山、肇慶的體育場館和活動賽事等體育資源上線平臺,新增各地體育場館200多家,全平臺共上線各類體育場館700多家,為多地市民提供跨地域體育便民服務,促進城市間體育信息資源整合,實現體育資源數據互聯互通,擴大體育運動圈。
“群體通”期待更多場館加入
為優化服務質量和地理分布,擴大惠民開放場館供給,助力廣州創建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城市,廣州市體育局日前決定開展廣州市惠民開放體育場館公開招募工作,推動一批體育場館上線“群體通”全民健身服務平臺向市民提供免費低收費開放場地服務。
“歡迎符合條件的體育場館積極申報。”群體通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市范圍內符合基本條件和開放條件,并且愿意向社會公眾提供惠民開放場地服務的體育場館,均可參與此次公開招募。
此次招募對場館經營主體有一些硬性要求,比如體育場館須在廣州市范圍內,運動項目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網球、足球、籃球、游泳場館、健身場館、冰雪項目場館等,能提供惠民開放服務所必需的場地、設施設備要符合一些具體條件。比如羽毛球場至少4片(室內),每片場地均為標準羽毛球場;乒乓球桌至少8張(室內),每片場地面積不少于20平方米;網球場地至少2片,每片場地均為標準網球場;足球場地滿足標準11人足球場,標準7人足球場,標準5人足球場,或是市、區體育部門登記的社區足球場。
廣州市范圍內符合條件的對外開放體育場館可自愿申請加入,市體育局將委托代理機構組織專家審核組,根據預設條件對全部申報的體育場館進行符合性審查,通過符合性審查的申報場館列入推薦名單。
“群體通”平臺每月向市民用戶派發5元、10元、20元等面額的運動優惠券及免費券,通過惠民轉盤、積分兌換、活動贈券等多種形式派發。市民在“群體通”平臺預訂有“惠”字標記的惠民開放體育場館,憑券按券面價值減免部分訂場費用,享受政府補貼的免費低收費訂場運動紅利。(轉自4月21日《中國體育報》02版)